Every Lunar New Year, my heart leaps with joy as I take the little ones to explore the enchanting lantern festival. But let me tell you, the Yunlin Lantern Festival is something else altogether! Its timeless allure and echoes of the past left me utterly spellbound.
老實說我對雲林這個城市並不熟悉 ,如果說要從這篇文章看到深度在地的介紹,我恐怕無法,但若是站在純粹外來客的角度,我很樂於分享這次倏地造訪、卻對那華燈初上的街道難以磨滅的美好印象。
話說今日陪同老公到台中演講,結束後去探望一位老友,我們直接驅車到北港朝天宮。
把車停在附近的南陽國小,從光明路直直走過來,就看到這一條好有味道的燈飾街道。真是目不暇給。
不知道這個燈節有沒有什麼特別的主題啊?但是我為他取了個名字~叫做「四季的風物詩」
因為這裡勾起了我許多小時候的回憶,年幼的時候,家族旅行也曾跟著兄弟姊妹來到北港朝天宮。
有別於把各式花燈聚集在廣場或特定區域,雲林燈節這次從小街道就開始鋪陳,讓遊客如賞詩一般,一路散步到北港朝天宮。能感受到北港濃濃的懷舊人文氣息。
新任的雲林縣文化處處長與時尚攝影黃天仁老師。新上任的處長是個大美女看起來活力四射。一蒞臨整個街道都亮了起來!
看來這次新上任的團隊很用心在規劃雲林燈節,連週日的晚上都還在工作啊!
所謂「一葉知秋」,從燈飾的設計與光線,就能洞見台灣鄉村四季的美好。
再走過整個安和街與共和街,家家戶戶的門口與牆壁,都是集體創作的成果。這個應該不可能只靠政府的力量。
原來是受到「北港工藝坊」館長的號召,居民自動自發響應,一起用創意動手為家門前佈置。
北港朝天宮在舉辦元宵節花燈,已有50餘年歷史,可說是國內花燈的原鄉;
今年北港工藝坊與雲林縣政府合作,巷弄燈區的享潤館長,捲起袖子一次集結了在地藝師~
地方文史工作者黃水水、彩繪師黃志偉、與雲林花燈工藝師吳登興、顏三泰、李朝雄、許碧光、陳威光、蘇俊碩、王耀瑞、李建男..等人,
眾雲林鄉親累積幾十年的好手藝,一次團結功力齊發;聯手打造出濃濃懷舊風的古意燈節。
巷弄花燈從共和街、安和街為起點延伸….
巨型燈籠搭配巷弄花燈上千個小花燈,最能呈現台灣古早味風情。
一群在地藝師們在巷弄中重製北港大戲院、雲林柑仔店、笨港百貨行等仿真店家。北港鎮早年商業興盛,
全盛時期鎮內有振興、大復、北港、國宮4家戲院,目前均已歇業,最近雲林縣政府進行大復戲院重建工程。
安和街早年商家雲集,招牌多到遮住陽光,因而稱為「暗仔街」,
配合周邊的旌義街、中華路、博愛路等老街,重現五○、六○年代街坊燈會氛圍。
李朝雄老師也以浮世繪,將幾何圖形手繪燈箱,結合台灣印象~
懷念吧!復古的偉士牌摩托車
還有從小喝到大的黑松汽水,都變成繪畫的素材,洋溢濃濃的台灣風情。
明明只是簡單的幾盞燈籠就很美!
咱們台灣彩繪藝術的創作,實力其實不會輸給歐美的,只是看我們有沒有認真看待好好發揚光大。
退休老師顏連茂擅長用對聯、打油詩與時事結合,新春期間將老家打造成對聯屋 。
充滿親情的溫馨詩句,象徵孩子對父母親來說是甜蜜的負荷,主題也離不開小豬。
北港早年的燈會都以燈籠為主,後來才衍生出各種造型花燈、電動花燈,
果然是豬年,整條街燈飾的概念還是以「豬事如意」為出發點。
各種顏色與造型的豬,穿插在整條街原本不起眼的小角落;會頓時讓人覺得驚喜。
北港擁有豐厚的人文歷史,今年獲選為交通部觀光局全國30個經典小鎮之一,北港舉辦燈會已有百年歷史,
今年北港燈會以傳統文化、特色小吃、生態為主軸,規劃「觀光大橋燈區」、「巷弄燈區」「水道頭燈區」三大燈區,呈現北港在地工藝特色與歷史文化。
並且運用光影與水的元素~
北港老街巷弄燈區所展現的傳統工藝、復古懷舊的美麗影像及水道頭燈區的水光倒影,這個人文底蘊深厚的北港、讓我只花一晚就對她的歷史風貌與工藝文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